查看原文
其他

郑英:我的教育“维生素C”

2015-12-10 星教师

郑英

全国优秀教师,浙江教育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,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,感动杭城十大教师,杭州市首届模范班主任,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。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,《教师博览》《班主任》等多家杂志封面人物,在全国范围内做班主任专题报告300余场,著有教育类畅销书《班主任,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》。



教育“维C”


从教之初,素有女侠情结的我总是处处求胜,以显示自己的强大。每每与学生过招,我可以说是逢战必捷。一番唇枪舌剑后,偃旗息鼓的一定是对方;几个你来我往的回合后,占据上风的基本是我。加上所带班级历来出类拔萃,胜人一筹,于是学生怀着叹服和敬畏之心送我一顶“郑武帝”的帽子,我的治班之效也被冠为“郑英之治”。很长一段时间,我很享受学生欣羡的目光和同行啧啧的赞叹,在一路凯歌中沉醉。

然而,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,而不是显示教师自己的聪明和才华。无论多么强大的教师,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。

所以,我喜欢在班级管理中,总结一些具体的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,我更喜欢称之为教育的“维C”,它们能使班级在有序的基础上渐入佳境,为班级“养颜”。

补充维C的途径有很多,从蔬菜、水果中都可以获得。同样,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并不需要翻箱倒柜刻意制造,只需顺手采撷身边的教育资源,独具匠心进行开发利用即可。



“郑老师,我真是被小Q烦死了”

或许,可以给那个课堂中的好奇宝宝一些维C


科任老师们一边笑着一边气着描述小Q,“老是举手,故意不理他,他就始终举着,想当作没看见,可那只手一直晃在眼前,又不得不去搭理,我的心就象他的手一样被举着,哪里能安心上课。”“每次我的问题一出,同学们还在思考,他就开始报答案了。”

······

我则一边根据他们的描述,一边想象着小Q的情形。

他的突出特点是极爱表现,如果没叫他发言,他就会很不高兴。而且还异常好问,这本是优点,却被他过度发挥变了形,因为他问的基本都是课上老师讲解过的。倒不是他存心捣蛋,而是在关键时刻走神,错过了知识点,而他又是极认真的人,不打破沙锅问到底誓不罢休。

他还拥有一只倔强的手,只要他有疑问,不分场合、不分对象、不分时机,随即站起,打断老师的上课进行曲,任课老师个个烦恼不已,苦不堪言,同学们对此也是抱怨多多,课堂就在小Q的频频举手中被分解地支离破碎。须知课堂也应有它的节奏,这才能有序进行,犹如一个马拉松队员,若是气息打断,节奏紊乱,他一定败北。

首先,该如何引导他把握好“爱表现”的度?我在心里备好课后,找到了他。

“你可知道,田地里,什么样的玉米才是最好的玉米?”

“最大最饱满的那个,”他有些轻飘地说:“因为卖相好,所以会最先被卖掉。”

“错了,真正好的玉米是留到最后的,因为它要被用来做种子。”

小Q大惊。

“同样,课堂里,真正的高手不会率先出手,总是在他人回答不出或回答有偏颇时才出手。犹如小说里的武林高手,总是最后出场;走红地毯时压轴的,才是大牌。”

小Q点头。

接下来,该如何把他的“问”引向正途?既保持问的积极性,又能问得其所?

“小Q,你是个踏实求学的人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。”戴着一顶高帽后,小Q听得倍儿认真。“你也是个勤奋好问的人,不懂就问,所以你总有问不完的问题。”小Q听得更用心了。(看,我说他是个可爱单纯的孩子,没错吧!)

一个人只有在他感到安全的氛围里,才能更多地袒露自己,才能显示出更多的诚意,小Q知道他现在是“安全”的,自然没了后顾之忧。所以接下来我可以言归正传了。

“老师同学也有苦恼,他们既想听到你的独特见解,又不想因此影响打乱课堂节奏。你可有更好的办法?”我把球抛给他。他挠挠头,思索半天,无果。“我倒有个建议,这样吧,一旦有问题,赶紧记在便签本上,须知灵感的火花是稍纵即逝的,课后赶紧请教老师。一来不占用上课时间,二来有保证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,三来老师可以利用下课这段时间充裕地为你举一反三讲解。岂不皆大欢喜?”小Q领命而去,此后,他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,以免自己的发言与他人重复,努力做“留到最后的玉米”。



“郑老师,这就是小毅的作文”

不妨给作文中的不良“病菌”一颗治愈的维C


宵宵老师在急促的脚步声中出现在我面前,看她严肃,我以为小毅又是不着一字,或是写几个“甲骨文”敷衍了事。接过一看,不觉哑然失笑。这就是他的作文:


《我的学校》

大门,是雄伟的;进去,会后悔的。

上课,是很闲的;精神,是不振的。

学习,是无奈的;睡觉,是最爽的。

理想,是奇怪的;未来,是实在的。

考好,是意外的;作弊,是被迫的。

发疯,是常有的;自杀,是不敢的。

我宽慰了宵宵老师,表示这事儿我一定会好好处理,给她“报仇”。宵宵老师很惊讶,你怎么不生气?我说这首打油诗虽有点“反动”,但我还是很佩服它的文采,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小毅有这等才华,有这样重大发现,怎会生气?宵宵,一个可爱率真的女老师,虽然用这些字眼形容一未年届不惑的人实在不恰当,但她身上的纯真气质就是如此。这样一个纯真的老师自然维护传统的正义,哪里能容忍这等“反动”言论。

送走宵宵老师,我得解开心中的疑团——小毅真有这等水平?赶紧上网输入“大门,是雄伟的”,果不其然,真是另有某高手写的,题为《人在大学》。小毅只是从中筛选,过滤出几条而已。

不过有两处改动:一是把题目“人在大学”改为“我的学校”;二是最后一句“自杀,是勇敢的”改为“自杀,是不敢的”。能做两条修改,可见小毅还是认真思考过的,能根据自身实际,还算不上“纯盗版”。

可我又该如何处理这事?大动干戈,武力镇压?这显然不能治本。想起太极拳的重要技法——借力用力:对方之力打来,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,这样,对方的力就如同打在飞转的车轮上,打来的力越大,对对方所起的反作用也越大。我想这其中的内涵对我们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,先以意带力,再轻轻启动,一切化解于无形。

我故作严肃又透出一点笑意地走进教室,所有同学的目光刷地聚焦到小毅身上,看来小毅已经把他的大作给全班同学欣赏过了。同学们看看小毅,又看看我,等着看“好戏”。小毅英雄就义般地走出教室,有同学嘀咕了一句:“郑老师这是笑里藏刀”,全班又是一顿轰笑。

走进办公室,小毅没有正视我,可能是出于心虚,也可能是以此表示对抗。

“文笔不错。”我打破僵局。小毅定定地看我,一声不吭,竖着耳朵听。

“可惜不是纯原创。”小毅微微低了低头。

“文与题不符,题指的是学校,文却是自身的学习状态。”我像一位语文老师,一一点评,但只字不提内容的性质。

“建议回去修改,一定要纯原创,当然可上网查询资料,给自己一些灵感和提示。”我把本子还给他。

“回去吧!”

小毅不走,试探地问:“没了?”

“什么没了?”

“我已做了一上午的准备了。”

“你准备什么了?”

“你迟早会知道这事儿,所以我已经准备好挨批了。”

“如此说来,我没批评你表示很失望?”

“没没没……。”小毅用本子掩了掩嘴。

小毅回到教室,又听教室内“哇”的一阵呼叫,小鬼们以为是英雄凯旋而归……

第二天饭后,小毅交上了本子:

《我的生活》

大门,雄伟壮观;入门,懊悔不已。

上课,侃侃而谈;老师,自说自应。

学习,无可奈何;考好,喜出望外。

未来,脚踏实地;理想,光怪陆离。

补考,数次频繁;作弊,理所当然。

精神,萎靡不振;睡觉,百般无奈。

发疯,持续不段;自杀,缺乏勇气。

他还凑过来补充说明:“这次全是自己创作的,我还特意改用四个字来描述。”小毅对自己的作品很得意,开始有些“显摆”了。

“第一,题目不够吸引人;第二,句式不够压韵;第三,内容有多处重复。”我一口气指出三大缺点,给小毅泼了一大盆冷水,小毅颓然地挂下肩膀。

“打油诗要求通俗诙谐,本色纯朴,可以暗含讥讽,但风趣逗人,虽然不拘平仄,但通过押韵的谐音来连接。”一番话直说得小毅一愣一愣,开始虚心起来,想来郑老师还是有几下子的。

“这样吧,我们一起润色修改吧!首先,你的本意是想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厌恶,而不是对学校的厌恶,所以题目应针对学生这一角色。那如何取个容易吸引眼球的题目,记得有一首充满童趣节奏的歌红遍全球,歌名《做小孩真难》,我们不妨借势,取题为《做学生真难》……” 小毅频频点头。

我们逐字逐句修改,终成以下作品:

《做学生真难》

大门,雄伟壮观;入门,无聊不堪。

老师,侃侃而谈;学生,神情木然。

上课,昏昏欲睡;下课,活似神仙。

考砸,十之八九;考好,纯属偶然。

听写,悲剧重演;抄袭,事出无奈。

回家,涛声依旧;吃饭,不得安耽。

理想,希奇古怪;未来,一片茫然。

发癫,时而有之;自杀,还是不敢。

小毅感叹:“想不到写这么一点东西也要如此费心啊!”

我强化:“没有切磋、琢磨,玉如何成器?”

接着话峰一转:“打油诗虽然可打趣逗乐别人,可有时却会对自己起过多的消极暗示作用,记得一名言‘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’,但愿你今后的人生不会象今天所描述的这番境地。”

小毅低头无语,良久,说:“老师,我知道了。”然后离去。

但愿他真得能懂我最后那番话的意思!


“这人放你这儿!郑老师”

等等,找准了“病根儿”再下维C


话音刚落,待我转头,已不见了说话者,但声音告诉我是宵宵老师,她急着回班级上课了,自然来不及细说“把这人放你这儿”的原因。我定睛看了一眼“这人”是谁,又是小毅。此时的小毅歪着头看窗外,几秒之后又调转头看门外,不用说,他正极力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的难堪。

此时最不需要的就是直接质问他被拎出来的原因,因为他已经料定我会批评他,既然他已经“有备”,自然“无患”。好比还珠格格料到皇后常常惩之罚跪,于是发明了个“跪得容易”(相当于现在的护膝),任你皇后再施淫威,我自潇洒悠然毫发无损。所以我明白此时不能让自己的批评如期而至,否则岂不是当了一回“皇后”。

我非常平静,这让小毅不安,几次细细看我,可终究解读不出任何内涵。接着我继续平静地说:“现在是上课时间,既然这节是语文课,你得学语文。”“我的书包还在教室里。”我不搭理,从案上抽出《论语》(中华书局出版的简装本,左边是原文,右边对应的是注释,简便而实用),打开《学而第一》,共16条,我有针对性地勾出8条,这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,随即把《论语》递过去,不再理他。

小毅接过去,狐疑的看着我,那眼神分明疑惑:怎么不批评我?小子,你先等着吧!

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醒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……”小毅开始背诵起来。

……

下课铃响,我开始询问原委。

“我上课想睡觉,被老师点名了。”

“原来是睡觉‘未遂’,由此怀恨在心?”

“那倒没有。”

“睡觉只能做梦,学习才能圆梦!如果只是睡觉,不足以让王老师如此生气!你看,现在王老师都还不高兴过来把你‘认领’走。”

“后来我又站起来,结果又被老师看见了。”

“你站起来干嘛呢?”

“裤子的松紧带有点松了,站起来拎一下。”我差点笑喷。

“大庭广众之下拎裤子,多不雅多羞羞呀!还有呢?”

“后来又找磊磊讲话,又被老师看见了。”

我不语,干脆等待,让他畅快地罗列自己的“罪行”,省得一点一点地“挤”,也唯有如此,才能把到小毅的病根,进而对症下药。

“其实别人也有讲话的,老师只点我。”小毅补充说明,顺便看了我一眼。

哦,原来如此,是认为老师不公正,这才是小毅的心结。小毅虽然成绩落后,习惯不佳,但绝非蛮不讲理之人,他犯倔很有可能是认为自己在短时间内被集中火力炮轰,一时难堪所致(如果他是老师,就会感知王老师的心境了)。现在他能一一描述自己的种种不是,可见其并非顽劣之徒。对这类学生无须过多的思想教育,否则,即便你说得句句是真理,他也未必理会,反而心生反感。你看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,但人们并不理睬,而雄鸡每天只是啼鸣两三声,人们就应声而起。

“这样吧,我当你,你当王老师,你看到我上课想睡觉,你会作何反应?”

他不好意思起来:“当然不能让你睡。”

“为何?”

“一来你错过学习,二来别人也会效仿,我就没法上课了。”

“看来你能体会王老师不让你睡觉的苦心了。那看到有多人讲小话,你又会怎么做呢?”

在高帽子的作用下,小毅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:“点那些讲话多的人的名字,枪打出头鸟,我当时是讲得有点多了。刚才背到一句,子曰:‘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’,今天确实是我没有体谅王老师。”

已无须我的补充说明,只是提醒他一句:“那还犹豫什么?”

小毅朝宵宵老师的办公室飞奔而去……

老子云: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”,岂是虚言?


◆ ◆ ◆


教育中,有时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前面,遇物而诲,相机而教,做一个引导者;有时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身边,促膝长谈,耐心倾听,做一个陪伴者;有时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身后,藏巧于拙,乐于示弱,做一个陪衬者。

我相信,教育之“维C”,虽不能像“面包”那样给人饱腹,却能有效的预防班级管理中“不良病菌”的侵入,帮助班级生活中小摩擦的更快愈合。可见,这样一粒“维生素C”是何等的重要。

原创声明: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,欢迎朋友圈分享,微信公众平台或其它形式转载,请后台联系授权!


寻找“星教师”

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、敢于实践、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,关注他们的经历,他们的课堂,他们的反思,他们的阅读与生活。 在此,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“星教师”,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、家长,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、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!



长按二维码,点击“关注”

来稿邮箱:3207153742@qq.com

咨询电话:023-67515741


回复以下关键词,查看对应内容:
新课程 | 班主任 | 学前教育 | 语文 | 数学 | 英语 | 信息技术 | 音乐 | 生物 | 思品 | 物理 | 心理 | 历史 | 地理 | 化学| 美术


点击左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